桑百川院长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专访(二)

主持人:习主席在演讲中正式向全球宣布中国将采取四项重大措施:第一是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第二是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第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四是主动扩大进口。关于第一项,放宽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的市场准入,确保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中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同时加快保险行业的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桑教授您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保险、金融等方面的合作呢?

桑院长:过去中国金融业中在国际竞争力非常弱,相关银行的管理水平、人才队伍落后。直到九十年代初,中国才设立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从业人员的数量不多,基金业从业人员总体管理水平较低,金融创新能力较差。在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又出现各种各样的黑天鹅事件,比如暗箱操作、管理混乱、投机炒作,甚至变成赌场。保险业也是改革开放后才刚刚发展起来的产业。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选择渐进式开放的路径。全面开放中国相关银行证券保险金融业既会受到国外同行业企业的严峻挑战,也不能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渐进式的开放就是先允许外资投资,再提高投资股权比例,进而放宽投资自营业务的限制。

主持人:目前中国制造业方面已经基本开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车、船舶和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的外资限制。为什么重点是汽车行业呢?

桑院长:中国汽车产业这些年蓬勃发展,被称之是“万国牌”汽车市场,世界上著名汽车厂商在中国几乎都建有合资企业。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外商投资汽车产业实行股权比例的限制,比如不允许外资建立独资汽车企业,合资需中方保持控股。在入世时,中国承诺要扩大外商投资的股权比例。目前,外商与中国企业合资生产汽车的最高股权比例可达百分之五十。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在中外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形式上保持中方控股。其次,中国汽车市场实际上已经高度开放,继续限制股权比例实际意义不大。外资不愿意把最先进的技术纳入进来,不愿意投向中国市场,影响了产业正常发展,所以要使得外资有更多分享中国市场成长的机会,就需要顺势放宽股权比例要求,甚至取消股权比例的限制,那么有些产业在外资在受到更严格的产权保护下,就可以更大胆地进行技术投入和投资,可以有更好的未来。再次,上千家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相互竞争,不会形成部分人所所担心的垄断局面。况且,我们有反垄断法,严格按照反垄断法来操作,自然不会形成汽车产业某几个或少数外资企业垄断的局面。

主持人:关于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习主席特别比喻,投资环境就像空气一样,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的外资。怎么理解?

桑院长:中国一直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才扩大市场投资规模,促进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这些年来,世界上有一些研究机构认为中国营商环境在恶化,中国似乎不再欢迎外资了。习主席谈到中国会致力于改进营商环境,就像提供良好的空气,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中国营商环境的改进方向习主席实际上已经谈到了,比如要降低行政成本,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效率,改进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进一步促进企业综合成本的降低。比如加强和改进知识产权保护,谋求经济转型升级,走创新之路,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保护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中国自身需要,也是人类共同进步的要求。我们在管理制度上新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表明中国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信心。只有加强和改进知识产权的保护的制度,才会吸引拥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者投资,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知识产权研发,创造更多技术和专利。总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从行政体制改革上降低行政成本,通过资本市场改革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来提升技术进步的速度,提升技术要素的使用率等改革,全方位提高要素生产率,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主持人: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我们印象当中,长久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经常拿知识产权说事认为中国在这方面的保护力度不够。但是这一年,中国无论是立法层面,还是执法层面一直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同时,我们也希望外国政府能够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桑院长:加强和改进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政府这些年来一直追求的方向。去年美国中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得到了有效改善。当然中国的知识保护还不完美,还存在缺陷,我们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从国家主席的身份向世界宣布,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更有效的保护制度。中国是世界专利大国,在国外使用中国专利的时候,也应该受到有效的保护。

主持人:关于主动扩大进口,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人口市场强劲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习主席在发言最后部分特别提到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的收支平衡。桑教授,您作为经济方面的专家可能体会应该是更深刻的。

桑院长:是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在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中国消费者愿意选择更高端的、时尚的、健康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满足需求。中国国内供给还不能够完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因此我们离不开进口,所以降低关税水平,进一步开放进口市场,希望外国高端产品的生产技术能够更多地出口到中国市场。但是有些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国市场设限,影响企业产品向中国出口这实际上是一种双的结果,一方面是设限的这些国家出口受到影响,可能产生更多的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企业也不能抓住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机会。中国扩大进口一方面可以满足消费升级的要求;另一方面,给其他国家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因此,如果中国降低关税、扩大进口的措施落地后,其他国家能够抓住机会,调整出口管理政策,就是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效果。

今年十一月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可能是首创大规模举办进口博览会的国家。通过政府搭建平台让世界各国的厂商都可以来展示出口产品,在中国寻找市场机会,这是造福于世界的重要举措。我们过去有广交会,现在进口博览会,这实际上就会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开放力度加大。我们希望在贸易相对平衡的情况下,让世界各国都在贸易全球化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