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问答》:(桑百川)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一座城市浓缩中国梦的时代精华,深圳走过了不平凡的40年,2020年10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年的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40年深圳始终勇力潮头,走在前列,实现历史性跨越。那么四十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在新的起点上,新时代中国经济特区建设,将如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了两位嘉宾,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同时我们还邀请到了中央广播电视台评论员王健。


主持人:深圳特区是在1980年8月26日正式成立的,也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首先想请教一下二位,我们为什么会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又是怎么来的呢?

桑百川: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样的历史性的决策到底如何付诸实践,改革开放的路到底怎么走,中国没有先行的经验,需要在局部地区进行试验。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79年4月份,广东省委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提出来,能不能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时回应,可以叫特区,比如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要杀出一条血路出来。在这之后,对广东和福建两省,就实行了特殊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和灵活的措施,希望它们办出口特区。1980年的8月份,就在广东和福建两个省选择了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四个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希望它们率先地进行改革开放,探索经验,在全国推广复制,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区由此应运而生。

主持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功容易却艰辛,深圳等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成功呢?

桑百川:深圳经济特区取得巨大的成功,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精神。深圳精神被称为是“拓荒牛”的精神,我们看到深圳的很多地方都树立着一个雕像,就是“拓荒牛”。深圳一代又一代的人,通过艰苦拼搏,通过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努力改革创新,不断地扩大开放,向世界学习,使得深圳能够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的确是一个中国的巨大奇迹;第二个就是一届又一届深圳的管理者。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冒险去探索,不断地向国外先进的经验学习,不断地接受群众的呼声,接受群众的意见,把开拓创新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深圳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和使命;第三个是很好地处理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深圳在发展过程中,打破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但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应的缺陷,政府又有效地去弥补市场的缺陷。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说搞七通一平,通水通电通气通油,平整土地,生地变成了熟地,这样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进行投资建设。它就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涌入,有了投资,有了企业的诞生,也就有了后来大批外来劳动者的进入。这样就由一个落后的渔村,迅速发生面貌上的变化。

   另外,深圳不仅仅是在经济建设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在整个社会人文的建设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法治建设上,在文化建设上,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也得益于,有效地处理了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透明度,提高行政决策的效率,听取社会公众的声音,使得政府和社会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这些都是深圳发展的成功原因。


主持人:通过短片,我们看到了40年来深圳的崛起之路。回顾这40年,正是因为勇于担当的果敢魄力,敢闯敢试的积极进取,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深圳才能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那么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创造的伟大奇迹,都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经验?又对新时代特区建设有哪些指导意义呢?

桑百川: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经济特区40年的宝贵经验,用十个必须做了总体的概括。一是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始终保持经济特区建设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三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四是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五是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六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七是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八是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九是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十是必须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国发展作出贡献。

   在这十条宝贵的经验中,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是因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要求而产生的。在开放的过程中,大胆地吸收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些优秀文明成果,并且以此为标杆,来倒逼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开放,是深圳40年来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地途径和宝贵地经验。


主持人: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在借鉴过去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将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水平更高呢?

桑百川:我们的确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在疫情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明显的抬头,民粹主义势力在一些国家泛滥,单边主义以及逆全球化的思想也在一些地方不断地发展,对于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感受到对外开放更加艰难,我们未来是不是还应该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经济特区还要不要办下去,这些问题都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中国的经济特区在新时代仍然具有它独特的使命和作用。经济特区不仅应该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在提高开放水平上,经济特区应该走在前列。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此,深圳经济特区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探索。在今年(2020年)的10月份,又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年-2025年)》。也就是说,综合改革的试验区的建设,具体方案的正式出台,它将成为深圳在改革开放和探索中的一个重要部署。我们在目前要谋求建立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的高地,那它在引领对外开放方面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谋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深圳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未来仍然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进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发挥良好的示范的作用。


主持人:那么未来深圳经济特区又该如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历史机遇去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再出发呢?

桑百川:把“双区驱动”作为一个重要的动力和基础,在未来的改革开放中深圳可以更有作为。在我们谋求高水平开放的过程中,对标先进的国际经贸规则是至关重要的。国际经贸规则变动的趋势是从“边境”规则转向“边境后”规则。国内的竞争规则、法制规则、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数字贸易规则、数据流动的规则等等,一些“边境后”规则正面临着新的变局。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潮流,经济特区在这里面可以更大胆地先行先试,并且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全国产生带动的作用。

   还有一点就是,当我们面对着国际经济大变局和国内新的发展格局的情况下,中央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作出了重大部署。我们要谋求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于是有的人就理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了,开放不重要了,外贸不重要了,我们工作的重心是要扩大国内的市场,实际上是一种误区。国内14亿人的市场,在世界单个经济体来说是最大的市场,消费的潜力也在不断地释放。但是比起全球的市场来说,仍然是一个局部的市场,大市场的优势只有在全球市场上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们通过做好国内的事情,打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堵点,推动大市场的发展。它会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为世界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投资机会。把制度型开放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构建起开放型的制度,那中国的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才能够更顺畅地发展。

   深圳的大门向世界敞开,世界各国也有机会来参加深圳的建设,参加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深圳等中国的经济特区欢迎世界各国各地企业家们到特区投资兴业,共同参与经济特区地建设,分享经济特区的建设成果,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新格局。

来源:http://news.jstv.com/wap/video/20201027/16037971947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