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调研寻“理想” 智能制造启新程 | 国际经济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第二课堂走进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
2024年12月6日上午,国际经济研究院成功举办了《世界经济研究》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由国际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庄芮、国开院党委副书记杜立伟、院长助理张晓静、“京郊行”专家顾问胡玫和青年教师殷戈等院领导和老师共同带队,40余名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得到了顺义区统计局和理想汽车北京公司的大力支持。活动期间,师生们走进理想汽车北京研发总部和理想汽车北京智能制造基地,近距离体验智能制造,亲身体验全自动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中的广泛应用,共探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参观体验完理想汽车生产一线后,师生们与理想汽车和顺义区统计局的工作人员一同座谈。顺义区统计局副局长古大军主持了座谈会。理想汽车公共事务部高级经理王天琪首先介绍了企业发展概况,国际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庄芮介绍了国际经济研究院的发展历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总体情况。随后,师生们和与会专家围绕“创新驱动下的世界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师生们结合参观体验经历,提出了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的投入产出效益、所采用的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和系统、电池系统研发进展以及相关的绿色智能制造行业标准等感兴趣的问题。理想汽车北京工厂的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师生们的问题,彰显了理想汽车开放和专业的企业风貌。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绿色智能制造技术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参观期间,我院还与相关负责人就校园招聘现状及目标人才要求等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此次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是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更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与战略趋向的深度洞察。未来,国际经济研究院将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为学生们搭建更多实践平台,将课堂知识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感悟:
程妃妃:进入车间的瞬间,感觉像变形金刚照进现实,太智能化了。从焊装车间的精密工艺到总装车间的高效协同,处处彰显着现代智能制造的卓越水平,映射出中国智能制造业的迅猛崛起。理想汽车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更是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与制造中。
陈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线和大量应用的节能技术。机器人和智能系统协同工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少了人为错误,确保了每一辆理想汽车的高品质。
林炜:在理想的生产流程中,天窗、底座、轮胎等组装过程高度自动化,每一步都协调一致、高效流畅,就像是科技在跳舞,更让我对智能制造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汪哲衡:理想工厂内随地可见的AGV机器人和节拍倒计时令人印象深刻。此外,理想的环保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工程师对“黑灯工厂”的讲解,我深刻感受到科技与环保相融合的强大魅力。
周曼:进入理想车间,第一感受便是自动化程度极高,工厂配有663名机器人,而作业人员仅有180名。哪怕是为车附上铭牌、撕去薄膜这样的步骤,也由机械臂完成。
刘勇慧:全自研的软件质控系统确保了整车生产的高品质,令我深受震撼,未来新能源、绿色智能制造必定是转型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