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百川院长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专访(一)

我院桑百川院长于2018年4月11日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系列专访,深度解读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具体专访内容如下:

主持人:四月十号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各国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同亚洲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首先问一下桑教授,您对习主席的主旨演讲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桑院长:最深的感受是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强烈的声音,中国会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要创造一个惠及世界的更大的市场机会。习主席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让世界各地感觉到中国拥有巨大的投资兴业机会。

主持人:习主席在演讲中特别地宣布中国扩大开放的四项举措,通过博鳌论坛,向全世界表明中国进一步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对这一点,您怎么评价呢?

桑院长:中国一直强调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实际上是基于中国历史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验得出来的基本结论。中国选择一条渐进式改革道路,需要打破一个个既得利益集团,不断地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进程,那就离不开开放。在开放中,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知识和理念,遵循国际规则。同时,加入多边体系,按照国际经贸规则和惯例来建立中国法律体系经济体制等等,所以有效倒逼了国内改革,而改革的深化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在四十年来创造了令世界炫目的经济体系,年均GDP增长达到了百分之九以上。目前我们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中国同样离不开深化改革开放。

主持人:习主席在演讲当中回顾四十年来中国发展成就的时候特别地提到了中国人民坚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成功地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人民的成功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只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而不惜,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

桑院长: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过程中,既需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又注重世界的兼容。世界兼容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又不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我们要学习人类共同创造的经验。比如,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能让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簪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中国的特色,这是前无古人的事情。也就是说是运用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去发展市场经济,在社会制度下同样可以发展。我们通过一些特殊的制度设计,比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打破国有企业垄断局面,在竞争中生存发展。

主持人:桑教授您看,习主席在讲话中也特别地提到,中国人民的始终是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的,这四十年来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的历程,中国人民的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在对外开放中的展现了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呢?

桑院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在高速增长期间也确实离不开走向开放与世界相融。但同时中国本身发展也对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世界各国与中国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举一个例子,过去中国汽车产业非常落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大约六百家的汽车整车生产厂和配件厂,但是年产汽车总量还不到三十万辆。企业的规模都非常小,达不到规模经济,技术落后,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对于当时中国人来说,要有一辆自家轿车,几乎是天方夜谭,很少有中国人有这种想法。但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大量国外著名汽车厂商在中国投资设厂,虽然我们现在还有外商投资汽车产业的股权比例限制,但是习近平已经在博鳌论坛上谈到我们要放宽汽车产业的外商投资股权限制。我们看到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著名汽车厂商都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美国通用汽车的品牌,在中国合资生产汽车在去年年销量四百万辆,福特约为一百二十万辆。那么就美国的通用和福特两家汽车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而后在产品在中国销售,就已经占中国的汽车销售总额的百分之十八左右,将近百分之二十。这些厂商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机会,中国投资发展,获得了巨大利益,带动了美国汽车产业收益的增长。这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还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说在贸易上,我们每年进口将近两万亿美元的进口货物产品使得世界上两百二十多国家都中国存在贸易关系向中国出口产品使得很多本身市场容量有限的国家大量出口中国市场,同时满足中国人的需要。所以,这种互利共赢的局面是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在因为中国的发展获得巨大利益。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在三分之一左右中国经济成长也带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从过去金融危机的低迷状态下逐渐走向复苏。

主持人:我们发现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之中,胸怀是非常深广的。我们既发达国家做生意,也周边国家东南亚、中亚、非洲等,有着贸易往来比如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亚欧博览会。不论是周边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过程中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关于这点您的体会是怎么样的呢?

院长我觉得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影响。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确实给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企业带来了机会,也给世界上很多消费者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我们中国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的时候,很多国家的公民都在使用的中国生产的产品,中国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价格便宜质量稳定,自然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很多家庭可能都在使用着中国生产的家电、家具、玩具和服装等等。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福利。虽然他们也支付了成本,花了价钱去购买产品,但是因为中国成本相对较低,对世界福利的一种提升。中国还注重和周边国家与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那我们说,要周边国家做朋友,做贸易实际上是也在交朋友,要为周边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比如说中国东盟博览会,东盟很多国家的产品大量地在东盟博览会上展示,让中国消费者也感受到来自这些国家的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我们所不能生产的也通过进口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要。2018年11月,上海举办中国进口博览会,为世界各国厂商提供进口展示的平台,让大家感受到在中国有十四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而且未来进口还会更快的增长。在这几年,我们进口增长速度比出口增长得更快,中国也不刻意去追求贸易顺差。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中国消费者对于高端的、环保的、高品质产品的需要,给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商带来更多的机会。

主持人:习主席在讲活中也特别提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要给人们提供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他特别提到了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的前途在哪里。习主席说,我认为要回答这些时代之问,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那么妄自尊大或者是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您能给我们解读一下吗?

桑院长:首先,我觉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代领导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没有改变。如果是冷战的时期,开放就不具备环境,处于战争阴云下,怎么开放?只有断定世界和平这个大的主旋律不会根本改变,即使局部冲突可能存在,但是根本的仍是和平的主旋律。在这个背景下,世界各国互相包容、合作发展,这是一个前提。八十年代的时候,邓小平作为中国领导人,判断世界和平发展这两大主题是人类所面对的基本环境,了这个判断之后,中国就能大胆地走向开放。还有一点,我们在判断世界趋势的时候,认定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改变的潮流。那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改变的潮流呢?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形成的,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表现。首先是有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国内的社会分工,过去在远古时期,可能是自给自足,自己生产自己使用。后来,因为有了社会分工,那么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就发展起来了,我生产东西不是我自己要消费的,可能是为了卖掉的;那么别人需要的东西,也不是都自己生产的,他需要去购买。那么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出现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在这个条件下,国内的分工又逐渐地发展为国际分工,因为商品生产的规模了,就不能仅限于只满足本国消费者了,还要寻找更好的销售场所,把商品销售到国外,于是就有了国际贸易。世界上还有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能到世界各地去投资,在世界生产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