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学术会议(2016)成功举办

  
1119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在科研楼配楼五层会议室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学术会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商务部研究院、上海社科院、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就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基础、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一带一路与全球经济治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1.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雷达教授认为国际经济秩序与全球经济治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重点解决交易规模扩大和反危机问题,后者主要通过建立超主权政府和依靠私人部门解决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和公共产品供给。清华大学楚树龙教授从国际组织与机构、多边制度安排、双边安排与国内法四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经验做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桑百川教授从世界市场失灵的角度阐释了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基础,认为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依据在于解决世界市场失灵问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有效缓解世界市场失灵。
 
     2.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与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黄卫平教授认为G20杭州峰会很好的探明了全球经济治理的需求问题,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于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供给”。南开大学盛斌教授从G20杭州峰会取得历史性贡献的角度,阐述全球化逆袭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作用,提出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新规则的9大标准。辽宁大学王厚双教授认为全球经济治理在主题、平台、议题与权利义务等方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全球治理结构面临深度调整,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3.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发展新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研究员提出,尽管全球经贸规则存在不确定性,但自由贸易仍是主流,未来促进自由贸易的便利化规则将越来越多,“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将。南开大学葛顺奇教授认为,在国际投资规则体系中推动投资自由化的区域协议快速发展,内容上向平衡东道国和跨国公司权利义务方向发展,许多国家引入多种措施扩大东道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监管权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洪俊杰教授认为中国既要积极有为又要量力而为,应以补充和完善现有规则为优先,不另起炉灶,尽量维护多边制度安排,兼顾诸边和区域双边谈判。南开大学冼国明教授表示,国际投资规则重构将带来高标准示范效应和传导效应,中国对外投资将受到投资转移效应、价值链重构等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玉梅副研究员认为,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本质是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国际生产转移方式,中国可以因势利导构建国内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4.一带一路新型区域化合作助益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社科院张蕴岭研究员认为一带一路是新型发展的区域性合作倡议,中国应着重加强一带一路的机制构建,促进企业参与规则制定、遵守行为规范和守则,持续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商务院研究院李光辉研究员介绍了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最新发展,认为建立符合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要求的贸易投资规则体系,可推动自贸试验区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上海社科院赵蓓文研究员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优势产业特点和投资风险程度,提出做好预防基础工作、用好国际投资担保与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等政策建议。
      在本次会议上,十多位演讲嘉宾和点评嘉宾围绕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在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判断、中国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将持续跟踪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打造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