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赵春明:《性别工资不平等:演化路径与反事实证据》,《南开经济研究》2016年第5期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性别工资差距的演化模型,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性别工资不平等的来源和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两步权重调整的反事实模型,利用CHIP 数据分别考察了来源于性别歧视和非性别禀赋差异对性别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表明:(1)由于企业不断重新评估性别的禀赋价值,因而性别工资不平等存在内生的维持与自我强化效应。(2)城镇居民性别工资差距主要来源于工资的顶端,而流动人口性别工资差距主要来源于工资的底部。(3)女性年龄对来源于非性别禀赋差异的性别工资不平等造成“U 型曲线形式的影响,而对歧视带来的性别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则呈U 型曲线(4)对同等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来说,性别工资差距会在越高的教育水平上变得越大,而如果女性劳动力学历远远高于除学历外其他非性别禀赋都与之相同的男性,则歧视造成的性别工资不平等将会被大大缓解。(5)女性的外形与实际工作的时间并不足以影响性别工资不平等的变化趋势,但户口所在地与婚姻状况显得非常重要。